小乔大乔是谁的老婆,大乔小乔嫁给了谁?( 二 )


三国演义中的大乔和小乔分别是谁的老婆 大乔大乔 , 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 。 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 。 建安三年 , 孙策攻皖 , 拔之 。 纳大乔为妻 。 后人谓英雄美女 , 天作之合 。 演义传记 庐江皖县乔国老有二女 , 大乔和小乔 。 大乔有沉鱼落雁之资 , 倾国倾城之容 。 孙策征讨江东 , 攻取皖城 , 娶大乔为妻 。 自古美女配英雄 , 伯符大乔堪绝配 。 曹操赤壁鏖兵 , 虎视江东 , 曾有揽二乔娱暮年 , 还足平生之愿 。 补充说明 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 。 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 。 从攻皖 , 拔之 。 时得桥公两女 , 皆国色也 。 (孙)策自纳大乔 , (周)瑜纳小乔 。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 , 也只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 , 光彩焕发貌) , 得吾二人作婿 , 亦足为欢 。 」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第二 , 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 第三 , 二乔长得很美 , 有倾国之色 , 顾盼生姿 , 明艳照人 , 堪称绝代佳丽 。 第四 , 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 , 当时 , 孙、周二人都是25岁(周瑜比孙策小一个月) , 因此 , 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20上下 。 第五 , 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 从二乔方面来说 , 一对姐妹花 , 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 , 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 , 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 , 按照传统观点 , 堪称郎才女貌 , 美满姻缘了 。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 , 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 。 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 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凄凉一生 从二乔方面来说 , 一对姐妹花 , 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 , 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 , 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 的周郎 , 堪称美满姻缘了 。 郎才女貌 , 谐成伉俪 , 当然两情相惬 , 恩爱缠绵 。 然而 , 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 。 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四岁 , 大乔是十八岁 , 可惜天妒良缘 , 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 , 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 , 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 , 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 , 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 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 当时 , 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 , 青春守寡 , 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 , 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 , 她只有朝朝啼痕 , 夜夜孤衾 , 含辛茹苦 , 抚育遗孤 。 岁月悠悠 , 红颜暗消 , 一代佳人 , 竟不知何时凋零!
三国中大乔和小乔分别是谁的老婆? 大乔是孙策的妾 , 小乔是周瑜的夫人 。 东汉末年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与小乔 , 名不详 。 二乔容貌美丽 , 以美貌出名 。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顷之 , 策欲取荆州 , 以瑜为中护军 , 领江夏太守 , 从攻皖 , 拔之 。 时 得桥公两女 , 皆国色也 。 策自纳大桥 , 瑜纳小桥 。 ”《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 , 得吾二人作婿 , 亦足为欢 。
小乔是周瑜的老婆 , 大乔是谁的老婆? ... 大乔(180年代-?) , 庐江郡皖县(今安徽安庆潜山)人 , 孙策之妾 。
小乔(180年代-?) , 庐江郡皖县(今安徽安庆潜山)人 , 周瑜之妾 。
大乔 , 小乔分别是谁的老婆? 大乔为孙策妻子 , 小乔为周瑜妻子 。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顷之 , 策欲取荆州 , 以瑜为中护军 , 领江夏太守 , 从攻皖 , 拔之 。 时 得桥公两女 , 皆国色也 。 策自纳大桥 , 瑜纳小桥 。 ”《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 , 得吾二人作婿 , 亦足为欢 。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将定三分 , 才貌遭逢总出群 。 大母早能知国士 , 小乔何幸嫁夫君 。 能抛戎马听歌曲 , 未许蛟龙得雨云 。 千载墓门松柏冷 , 东风犹自识将军 。 ”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 , 底事泉台遽束装?一战已经烧汉贼 , 九原应去告孙郎 。 管萧事业江山在 , 终贾年华玉树伤 。 我有醇醪半尊酒 , 为公惆怅奠斜阳 。 ”周瑜卒于巴丘 , 后人因此又附会为今岳阳一中学内有小乔墓 , 但周瑜灵柩后即还吴 , 孙权曾迎之于芜湖 。 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 , 小乔夫婿是英雄 。 ”明代高启《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 , 相逢便结君臣义 。 奇姿联璧烦江东 , 都与乔家做佳婿 。 乔公虽在流离中 , 门楣喜溢双乘龙 。 大乔娉婷小乔媚 , 秋水并蒂开芙蓉 。 二乔虽嫁犹知节 , 日共诗书自怡悦 。 不学分香歌舞儿 , 铜台夜泣西陵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