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蒙版怎么用,ps剪切蒙版怎么用


PS蒙版如何使用? 快速蒙板的作用之一说白了就是用来建立选区的 。 它的按扭位于拾色器下面右边的那一个 , 称为快速蒙板模式;左边的一个按扭是标准模式 。 快捷方式是“Q” 。

你可以作这样一个实验:

1)打开一幅图像 , 复制后关闭原图 。
2)单击进入快速蒙板模式 。
3)击D键 , 拾色器设成默认模式 。
4)使用毛笔工具 , 选择一个较大的笔刷 , 填充图像 。 你能见到一个透明的红色复 盖了毛笔工具画过的地方 , 这就是用前景色填充了图像 。 如果透明的红色区域 越界了 , 越界部分可以用像皮擦工具擦去 。
5)你也可以用套索工具 , 当套索工具创建一个区域后 , 击拾色器背景色 , 使其为 黑色 , 再击Backspace键 , 使透明红色填充选区 。
6)图像需要的部分完全被红色准确的复盖后 , 单击标准模式按扭 , 你就可看到透 明红色部位变成了选区 , 但这个选区是被保护的 , 你要修改此选区内的图像 , 就必须作这样的操作:单击菜单:选择→反选即可 。
7)上面所讲的是毛笔工具的不透明度为100% , 笔刷硬度也是100% , 湿边不点钩的 情形 。 如笔刷硬度不是100% , 那么所创建的选区的边缘对图像的屏蔽作用随笔 刷硬度的减少而减弱 。 如果毛笔工具的不透明度不是100% , 那么所创建的选区 对图像的屏蔽作用随不透明度的降底而减弱 , 这一点对创建头发选区是很有用 的 。

快速蒙板可方便的建立各种各样的复杂选区 。

一、蒙板是什么

事实上 , 我承认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 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会使那些已经将它与通道混淆起来的人再把二者区分开 , 但我真的希望你能清楚 , 它们之间其实是有区别的 。 怎么描述蒙板和通道呢 , 见过冰和水吗?

简单地说 , 蒙板是一个用来保护部分区域不受编辑影响的工具 , 蒙板所覆盖的区域不会被任何操作修改 。 听起来很像选区 , 实际上蒙板和选区的确可以互相转换 , 只不过蒙板的修改、变形比选区更加灵活和自由 , 是一个可视的区域 , 具有良好的可控制性 。

二、谁需要使用蒙板

当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接触蒙板 , 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很多人至今未曾用过 。 谁最需要蒙板呢?还记得自己的自行车置身于拥挤的车棚里时的情景吗?怎样做才能轻松地取出自己的车子而不碰倒其他的?如果你就是那个面对自己的车子满头大汗的人 , 你就需要蒙板 。

三、蒙板的建立

如果你对蒙板有了一些概念 , 那我们进入正题 。

创建蒙板的方式比较多 , 你大可依据自己的爱好、习惯或者不同的编辑状态选用自己的方式 , 常用的有:

(1)用选择工具建立一个选区并存储 , 在对话框中设置相关参数 , 就可以创建一个蒙板 。 这种方法很正统 , 但不算方便 。

(2)新建一个Alpha通道并作相应的编辑 , 就得到一个蒙板 , 白色区域代表选区(这就是我开始说蒙板可以和选区互相转换的一个原因 , 如果你的Alpha通道中无白色区域 , 也算一个蒙板 , 只不过没有地方被蒙住而已 。 )

(3)利用工具栏上的模式图标(或按Q键)可以在标准模式与快速蒙板间切换 。

(4)在图层面板下部有一个创建蒙板的按钮 , 单击即可为当前图层创建一个蒙板(直接点击产生的蒙板为白色 , 按住CTRL点击产生的蒙板为黑色 , 如果记不清楚点错了没关系 , 按正确方式再点一次或者在生成的蒙板上CTRL+I) 。 不过要注意的是 , 当前图层中存在选区与否直接影响所生成的外观 。

(5)使用Select菜单中的Colorrange , 用吸管选择适当的颜色范围 , 也能生成一个蒙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