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名医教你冬季养生之道

晨报讯
10月18日 , 由鲁中晨报联合博山区中医院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堂”走进城东街道办珑山社区居委会 。 此次讲座由博山区中医院脾胃科马海燕医生主讲 。 18日一早 , 讲堂内就来了不少市民 。 有来听讲座的市民说:“我耳朵不好 , 得去前排坐着听 。 ”
“治胃病”和“治未病”
10月18日9:00许 , 博山区中医院脾胃科的马海燕医生来到博山区城东街道办珑山社区给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 。 马海燕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 具有16年的中医临床经验 。
“大家都知道 , 中医治病的思路和方法与西医有很多的不同点 , 除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外 , 还最注重‘治胃病’和‘治未病’ 。 ”马海燕说 , 第一个胃是脾胃的胃 ,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 脾为后天之本” 。 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 , 我们无法控制 , 而后天脾胃的好坏却与自己对脾胃功能的保护、调养、以及治疗有很大关系 。 好肠胃 , 就意味着好的身体 。 例如:有的人不管吃多少都不长胖 , 这就是肠胃的吸收功能不好;还有的人吃得很少 , 就像是连喝水都会长胖 , 这就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 水湿得不到脾气的散布 , 就称为“虚胖” 。 这些病状都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拔罐等方法治疗 。
第二个“治未病”是未病先防 , 通俗的说法就是预防保健 。 “举个例子 , 有位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失眠头痛 , 就去看了西医 , 结果检查了心电图脑CT都正常 , 西医没有办法开药 , 最后就给患者开了一点谷维素 。 ”马海燕说 , 在西医的各种检查里尚未发现病症不是证明没有疾病 , 出现这些症状就已经代表身体开始报警 , 早开始治疗 , 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加重 , 不是非得等到支架和搭桥才叫治病 , 其实真正的治疗是未病先防 。
精神养生尤为重要
马海燕说 , 养生就是颐养生命、滋养生命 , 它分为精神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四季养生等 。
精神养生就像戒烟一样 , 最容易做又最不容易做到 。 说其最容易做 , 是因为精神养生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识所支配 , 不需要特别的外助条件 。 说其最不容易做到 , 是指一个人很难把握自己 , 并纠正自己固有的错误思维方式 , 更难于排除客观事物对主观意识的负面干扰 。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修身养性、调整情绪、平和心态 , 还是应该努力做到的 , 这对保持心身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
【中医院名医教你冬季养生之道】“我有一位病人 , 之前参加一个免费试用的活动 , 每天都去治疗肩膀疼、腰疼等病 , 治疗半个月后 , 他觉得挺管用就购买了一个1万多元的床垫 , 结果诱发了心脏早搏 。 还有一位53岁的阿姨购买了磁疗仪 , 用了之后绝经了3年 。 3年后来了月经 , 去医院检查发现乳腺异常包块 , 内分泌紊乱 。 ”马海燕说 , 这两位老年人就是因为知识缺乏才导致身体提前出现了疾病 。
据对我国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 , 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 。 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 。 “晨报报道过淄博一位104岁老人 , 他每天都挑水浇菜 , 不在乎吃得好不好 , 所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关键 。 ”马海燕说 。
“那该如何保持心胸豁达呢?”台下有老年人问 。 马海燕说 , 方法就是要“走出小天地 , 融入大自然” 。 也就是说 , 不要总把自己封闭在家庭的小天地里 , 积极走出家门 , 去感受大自然中的情趣 。 平常时多做助人为乐的好事 , 并从中体验人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