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骨质疏松怎么办,骨质疏松用药( 四 )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 , 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 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 , 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 , 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 , 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 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Miacalcin , 鲑鱼降钙素)和依降钙素(益钙宁) 。 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 , 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 降钙素(密钙息)的使用方法是每天喷200U , 两鼻孔交替使用 , 或100U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 或静脉给药皆可 。 接受降钙素鼻内给药治疗的患者应该定期检查鼻腔 , 如有严重的鼻腔溃疡应停药;长期静脉给药的患者应防止低钙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并应定期检查尿沉渣 。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 , 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 , 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 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 。 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 , 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 , 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 , 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 每天15~20 mg的小剂量氟 , 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 。 单氟磷酸盐(Monoflurophospate , MFP)通过水解酶的作用在小肠缓慢释放 , 可持续12h 。 特乐定(Tridin)的有效成分为单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钙 , 每片含氟5mg , 元素钙150mg , 3次/d , 与进餐时嚼服 。 本药儿童及发育时期禁用 。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 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 。 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 , 药物应减量 。 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 , 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 , 至少维持5年 , 以10~15年为佳 。 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 , 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 , 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 , 才需外科治疗 , 其目的在于治疗骨折 , 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
(二)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 , 在美国每年有约37 , 500患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 。 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 , 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 , 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 , 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 , 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
此外 , 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 , 及时去除高危因素 , 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 。 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 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 , 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 , 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 , 以及进食障碍 , 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 , 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 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 , 包括平衡能力减退、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