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学历对照表_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知乎

中国古今学历对照表两者没有办法对比 , 现在大学毕业生大把抓 , 算不上珍贵 。古代的秀才可是有功名的 , 已经是公家人了 。
我高祖是晚清秀才 ,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 想必大家就对秀才有了基本的认识 。
我家乡在豫中 , 清朝属于汝州府 。那时候 , 从南方通往西北的贸易路线(茶马古道)从这里路过 , 南来北往的人、货物很多 。人们除了种地还能做些帮工 , 聪明的甚至参与到其中 , 自己做生意 。所以我们这里 , 比其他地方富裕得多 。
我们家族里 , 大部分都是种田的 , 过得不好也不坏 , 但是除了生活还有些剩余 。所以家里的孩子能读得起私塾 , 可以读书认字 。
我的高祖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 , 和其他孩子一样被送进私塾读书 。我的高祖很有天赋 , 据父亲和祖父说 , 我高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 还能触类旁通 , 聪明极了 , 很快在学堂里就脱颖而出 。
在私塾 , 一般人家都是奔着读书认字去的 , 对考功名之类的不敢奢望 , 因为根本就供不起 。所以一般的私塾先生水平也不高 , 只负责教基本的读写 。私塾先生见我的高祖读书很厉害 , 就举荐让他转学 , 将来走考功名的路 。
那时的私塾或者说学堂 , 也是分级别的 。一般的先生就是教基本的读写 , 让学生能提笔写字 , 不做睁眼瞎 , 将来能做个生意、记个帐什么的 。
厉害的先生除了有功名在身 , 还有更广泛的人脉关系 。除了教读写 , 还把自己的见识、待人接物教给学生 , 力求学生能写出华丽、有内容的文章 。这样的学生将来是要考功名 , 进入上层社会的 。当然 , 厉害的先生身价高 , 对学生的天赋、家庭背景也是有严苛要求的 。
【中国古今学历对照表_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知乎】所以一般家庭的孩子入得都是普通私塾 , 如果真得优秀 , 再由先生推荐或者自行找门路 , 转到更“高级”的先生门下 。
考功名需要很大的投入 , 笔墨纸砚、托关系拜名师、束脩、长期的衣食所需 , 一个家庭往往是供不起的 , 需要举整个家族之力才行 。
当然考功名是有风险的 , 谁也不能打包票一定考得出名堂 。考出了名堂整个家族都受益 , 考不好 , 所有的投资都会付诸东流 。
我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商议之后发了狠:一定要供出个有功名的人 。即使考不中功名 , 出个读书人也可以提升家族的形象 。
我的高祖随即带着先生的举荐书信 , 也带着全家族的希望 , 到更“高级”的地方读书 。接下来我的高祖凭借过人的天赋 , 被举荐着又转了几次学 。家族也愈加兴奋 , 全力供给 。
在转学的过程中 , 我高祖的学业一直碾压其他同窗 , 被先生高看 , 在家里又被宠上了天 , 因此养成了极为高傲的性格 。
我的高祖最终被转到了“最厉害”的先生门下 。这位先生的详细信息不得而知 , 但是必然是有真本事的 。
这位先生当即出题考了我的高祖 , 我高祖做答后 。先生当即大骂先前几位先生 , “如此差劲的学生也要往我这里举荐 , 太无能了” 。然后指出我高祖的种种错误 , 以及诸多不足之处 。
如果是其他人被这位先生训几句 , 可能不会往心里去 。我这个心高气傲的高祖自尊心太强了 , 根本别人受不了说他差劲 。
为了找回尊严 , 我高祖开始发愤读书 。据说他去时带了一个书箱和铺盖卷 , 他只打开了书箱 , 铺盖卷始终未打开 。从去到回家一共三年 , 睡觉都没有用过铺盖 , 所有的时间都在攻读 。其中的刻苦 , 用“头悬梁锥刺股”形容也不为过 。
三年里 , 我高祖经过了诸多考试 , 然后那位先生让我高祖去考秀才 , 并如愿考中了 。
据父亲说 , 高祖描述过考试的情形 , 监考的不只是考官 , 还有官兵在场 。尤其进考场时 , 当兵的盘查极为细心 , 生怕夹带“小抄”入场 , 甚至连头发辫子都细细的捏一遍 。
考中秀才的消息传到家里 , 家族都沸腾了 , 一心要供我高祖继续考 , 再进一步中个举回来 。但是我高祖不知道为什么 , 拒绝了继续考下去 。
我高祖在友人帮助下 , 于官道的渡口处寻了一处地方 , 教起了书 , 然后就成家了 , 家族在我高祖身上的投资也得到了回报 。
因为我高祖的缘故 , 我家族地位比以前高了许多 , 各方面也好了很多 。
父亲说 , 那时候县政府找地方有事情、或者地方上找政府有事情 , 我高祖都是要出面的 。
平常百姓见了县长 , 要跪下喊“老爷” 。我高祖见了县长不用跪 , 只要戴上秀才“儒巾”站着喊叔父就行了 。
我家族因为我高祖的缘故 , 在税收、徭役方面的优惠很多 。做生意什么的 , 也比别人方便许多 。
当然 , 我高祖的本人的收入也很高 。除了教书的收入 , 帮人打官司、谈事儿 , 帮政府收税也是有收入的 。谁家里有红白喜事 , 请我高祖去主持、做记载什么的 , 主家也会给个不菲的红包 。
我高祖一人的收入 , 养了我曾祖父兄弟五个 。我曾祖父兄弟五个人的生活费用、成家 , 还有读书 , 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 在一般人家是不敢想象的 。其中有几个人学有所成 , 在政府做事 。
到了我祖父这一辈 , 我高祖这一支成为有名的书香门第 。因为我高祖养老在家 , 有时间亲自教育 , 我祖父他们有好几个人都有大出息 。有在学校教书的 , 有在政府做事的 。最有出息的一个 , 被送去当时的首都(南京)读书 , 回来后说是要做大官 , 因为时局反复动荡才做罢 。
到父亲这一辈 , 我高祖不在了 , 但是家里重视读书成了习惯 , 还是出了好几个人才 。
因为我曾祖父是最小的孩子 , 所以我家里保留着高祖的一些遗物 , 后来经过文革丢失了许多 , 只剩下一个黑色的桐木书箱 , 我父亲把这个书箱保存的很好 。我和哥哥小时候上学时的书籍 , 还被父亲放进那个书箱 , 大概是想沾一些高祖的文气 。
我高祖的事情就不再说了 , 想必大家对秀才有了大概的理解 。
其实学历无法古今对比 , 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从知识面讲 , 古代知识分子只学习儒家经典、政府的法律制度、写文章 , 其它的都不学 。现在的小学毕业生 , 也能在知识上碾压古代的秀才甚至更高的进士、状元 。
从社会地位讲 , 古代的文盲占了大多数 , 能认字的人极少 。从童生到考上秀才 , 绝对是是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佼佼者 。因此政府规定 , 考上秀才就是“国家人” , 享受很多优惠政策 。可以说只要考上秀才 , 一生也就有了保障 。
(本文原创 , 图片源于网络 。)
(我想把我高祖的书箱照片发出来 , 又怕父亲不同意 , 诸位见谅啊 。)

中国古今学历对照表_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知乎

文章插图
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知乎 对于古代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 古代科举制规定的考试并不是完全属于学历考试 ,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选拔官员而服务 , 类似于当今的公务员考试 , 所以状元并不只是一个学历 , 只不过考察内容是以书本知识为主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 , 乡试第一称解元 , 会试第一称会元 , 殿试第一称状元 ,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 , 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 。
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 , 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 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 , 亦别称殿元 , 又因居三鼎甲之首 , 亦别称鼎元 。
中国科举史上 , 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 , 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 , 则是屈指可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