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关于酢浆草作用与功效的医学文献论述



关于酢浆草感化与成效的医学文献阐述
《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 , 杀诸小虫 。 食之解热渴 。
《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欠亨 , 净洗细研 , 暖酒调服之 。
《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 , 久痢赤白 , 用沙糖同煎服 。
《纲目》:主小便诸淋 , 赤白带下 , 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
《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 , 散热消肿 , 理跌打 , 散瘀血 , 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
《医林纂要》:补肺泻肝 , 除热气 , 去瘀血 , 敛阴 。
《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
《岭南采药录》:治麻疹 , 蛇毒 , 疥疮 。
《陆川本草》:消肿止痛 , 去腐肉 。 治疮痈腐败 。
《贵阳官方药草》:清热 , 利尿 , 接骨 。 治尿结 , 黄疸 。
《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 , 治流火(丝虫病早期) 。
《陕西植药查询拜访》:健胃止咳 。
《湖南药物志》:治发烧咳嗽 , 心胃气痛 , 疮疡肿胀作痛 , 毒疮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 , 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 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
【【功效】关于酢浆草作用与功效的医学文献论述】

    推荐阅读